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找电源,先看乐鱼app下载,逆变电源逆变器厂家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上海9家医院“二升三”看看你家门口的好医院上榜没?

时间: 2024-10-15   作者: 行业新闻

  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松江区中心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摘掉“夹心层”的帽子,这批新晋“选手”将会有什么表现?又会为居民带来啥好处?周末,海岸君走访几家医院,听医院管理层和医生谈“二升三”的发展之路。

  地处浦东中部的周浦医院,对普通市民来说就是一个字“远”,但对周浦、康桥、航头、新场的居民来说,这家医院可能是他们看病的首选。浦东地区的儿科门急诊量,周浦医院去年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李明解释,“我们在张江科学城的核心区,这个点位注定了我们不仅要守护本地居民的健康,还要服务许多年轻的引进人才。他们的孩子、老人如果生病,基本都往我们这里送,医疗服务需求量很高。”

  医院“二升三”后,李明说,收费标准暂时不变,还是按照原来二级医院的收费,但对于一些外地户口的住院患者来说,本来在二级医院不能报销的,现在可以顺利报销了;医院可以为患者开展的技术项目也更多了,能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分级诊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所在。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顾斌本月开出了尿失禁专病门诊,并为新开展女性压力性尿失禁TVTO悬吊手术准备好。他2年前从华山医院离职,来到川沙上班。医院还是二级的时候,一些技术不能开展,并非因为“不会”,而是因为“不许”。现在,诸如腹腔镜全膀胱根治等四级微创手术都可以做了,亚专科设置也将更完善。“打通全部技术后,医院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医疗中心,解决医院周边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让他们不再舍近求远。”

  去年10月,上海明确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浦东医院等25家为首批建筑设计企业,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努力解决“看病难”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区级医院的定位、功能、标准重新规划布局。此次晋级的9家医院,就在这25家之列。其中,浦东更是占据了4席,将近一半。

  浦东开发开放30年以来,尤其是南汇并入浦东以后,浦东通过外引、内提,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在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党委书记严建军看来,此次升三成功,也更明确了为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定位。“我们要立足区域医疗服务基本需求,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实现和三甲医院的错位发展。”

  公利医院骨科主任杨铁毅认为:“其实,区级医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水平已经很强,但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程度不够。一听说要开刀,立即走了。”骨科主任杨铁毅有些无奈。他说,接下来希望能够通过品牌和内涵建设,让患者不再流失,并自发地从内心说出“家门口的这家医院不错”。

  公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主任陈晓平还记得,他曾从医院骨科接手了一名反复骨折的年轻患者。他5年内反复骨折,无法明确原因。当年该患者考入清华大学,但是由于骨折迟迟无法入学。来到公利医院后,耳鼻咽喉科考虑该患者病症在“骨”,但根源并非在骨,给予甲状旁腺激素检查并予以B超检查甲状旁腺。果不其然,该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B超甲状旁腺见腺瘤。因此,该位患者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反复骨折。在MDT讨论后并手术后,患者康复出院,顺利“圆梦”清华。

  上海市浦东医院一直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医院战略发展趋势,早在2012年,就在全市的医院中首先提出“科创中心”理念,并建设了医学科研与创新中心,同时新建了3.4万平方科教大楼。医院的顶尖学科人才团队,已经培育出了一批重量级科研项目与成果,SCI论文发表数达到几何倍数增长,一系列国家专利的临床转化与应用发挥复旦大学浦东“桥头堡”效应,让更多国内外患者获益。在院长余波看来,正是得益于科学技术创新,带来了人才与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如今,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和医院能级提升的新起点,浦东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的定位不变,但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助力上海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责任更重了,迈向国际化研究型医学中心的步子也更大了。

  去年1月,上海宣布全面启动新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并发布《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此时距离上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已有7年之久。医院的评级要新上一个台阶,必须拿出“配得上”的实力。周浦医院院长李明举例说,上海深化儿科医联体建设,该院就是东部儿联体的成员单位。去年11月,周浦医院的“上海市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项目”建成亮相,不仅流程、环境焕然一新,更是配置了儿童专科医院才有的门急诊和抢救“双通道”。李明表示,该院医生前往儿中心进修、坐诊并参加课题,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患者信任度也更高了。

  随着区域性医疗中心的纽带作用的慢慢地加强,其发挥的作用也慢慢变得重要。此次新冠疫情期间,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作为疫情防控定点联系医院,承担起了守护上海东大门的重任。医院通过救治、医学观察和医院防控的三个闭环的严密管理,守住了医务人员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两条底线。

  而徐汇区中心医院就充分的发挥互联网医疗的经验优势,成为沪上首家公立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通过智慧化、信息化建设的“加码”,不断的提高医疗和管理能级。

  通过医院等级评审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这本来就是一种发展。正如徐汇区中心医院执行院长朱福所言,创三之路不是冲锋战,而是持久战。无论是二级还是三级医院,关键是“能不能看好病”,老百姓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才是一家医院永久的“评定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