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证书

荣誉证书

只做让客户省心放心的逆变器及逆变电源

首页 > 荣誉证书 > 乐鱼app下载

小米投资的“通用大脑”又融资了

时间: 2025-01-02   作者: 乐鱼app下载

  横跨大模型、机器人两大热门赛道, 具身大脑 或者说 通用大脑 ,热度不断攀升。

  近日,大模型机器人公司小雨智造完成亿元 A 轮融资,由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独家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小雨智造获小米集团、王田苗教授、北京智源研究院等亿元天使轮投资后,再次完成亿元级别融资,更是得到了 国家队 的支持。

  小雨智造专注于开发适用于工业领域的大模型机器人技术,旨在为机器人打造能适应各种任务的 通用大脑 ,公司通过 大模型 + 制造 的创新模式,加速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本轮融资将助力小雨智造依托北京市的产业生态和政策优势,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近期, 通用大脑 赛道融资不断,美国具身大脑初创公司 Physical Intelligence(物理智能,简称:PI)、卡内基梅隆大学孵化的创企 Skild AI、前 OpenAI 员工创立的 Covariant 等,以及国内有鹿机器人、千诀科技、非夕科技战略孵化的穹彻智能(Noematrix)等,已然吸引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OpenAI、软银、红杉中国、百度风投、创新工场、元璟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知名机构大手笔下场押注。

  而在资本助力之外,北京、深圳、珠海、重庆等城市,已然在多轮政策扶持下,加速开启了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的城市竞逐。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后,又一个被政策、机构精心培育的未来产业。

  北京小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1 月,由小米集团的核心创始团队创立。其中,创始人乔忠良,系小米初创成员之一,曾担任 MIUI 研发负责人,负责 MIUI9 到 MIUI12 等产品。

  据小米社区 2021 年 9 月发布的信息数据显示,乔忠良自我介绍为: 我是 2010 年加入 MIU1,十年的老 MIUI 了。我和大家一样,当初加入 MIUl 也是被 MIUI 的发烧精神所吸引。

  稍早前的 2020 年 11 月,也就是距雷军宣布将集团战略升级为手机XAIoT 双引擎三个月后,小米公布组织变革,新成立三个互联网一级部门。其中的软件与体验部,就由乔忠良担任副总经理,向部门一把手金凡汇报,继而向雷军汇报。

  作为小米老员工,2023 年初方才离职的乔忠良,一步步见证了小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手机到汽车等的全过程。

  近水楼台先得月,乔忠良找来的创业伙伴,正是曾任职小米软件系统平台部总经理,主导了 小米大脑 和 IoT 系统开发的王文林,如今担任小雨智造联合创始人。

  此外,小雨智造的核心小组成员,均来自小米、微软、华为等顶级科技公司的专家,毕业于清华、北大、南大、北航等高校。这样一支团队,自然轻而易举就获得资本青睐。

  天眼查 App 信息数据显示,企业成立短短 5 个月后,小雨智造就获得了小米集团、王田苗教授旗下雅瑞天使的注资并完成工商变更。

  今年 8 月,北京智源研究院和天津树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完成工商变更,成为小雨智造投资人之一。其中,后者的委任代表正是小米创始人之一、现任顺为资本合伙人的黎万强。

  事实上,自 2022 年公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Cyberone 后,小米已于去年正式将机器人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 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此公司刚刚在今年 5 月获得了亦庄国投的 5 亿元战略投资。

  至此,小米已然成为人形机器人赛道中, 自研 + 投资 双线推进,软硬件皆有布局的互联网巨头。

  再来看王田苗教授,去年 11 月人形机器人创企加速进化和今年 6 月银河通用的天使轮融资中,就出现了他旗下雅瑞资本的身影。

  王田苗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具身智能发展的重点是机器人通用基础大模型的出现。当 通用大脑 出现后,机器人就能高效地泛化迁移应用。

  今年 6 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也曾表示, 下半年以及明年,智源研究院在具身智能的重点工作就是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相关高校,银河通用机器人、领视智远这样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共同去搭建一个具身智能的创新平台,联合上下游供应链的相关企业解决数据模型、场景应用等问题。

  投资 通用大脑 创企小雨智造,正是王田苗教授、王仲远院长等业界大佬,深远谋划中的重要一环。

  在小米集团、王田苗教授、智源研究院等机构的支持下,小雨智造的研发进展与商业落地快速推进中。

  自 2023 年 1 月成立以来,小雨智造始终致力于研发 Xiaoyu Brain 通用机器人大脑,使机器人能够在工业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

  今年 4 月,乔忠良曾在微博发文称,具身智能不一定是端到端地把感知,归控和执行融合在一起的大模型,当然这是值得探索的一条道路,但需要的数据非常庞大,稳定性和性能也会有更大挑战。

  对此,乔忠良表示, 可以分成几个模块,再把模块衔接,比如感知部分应用大模型后对环境语义和几何结构的理解会显著加强,归控结合大模型会带来老司机更顺滑的驾驶体验。通过几个模块的划分先跑起来,形成存在竞争力产品,再收集数据,实现更智能的产品竞争力,具身数据飞轮就形成了。

  经过近两年发展,目前,小雨智造已形成了一套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大模型解决方案,其主要特征是高精度、高鲁棒性和高泛化性。这套解决方案包括:

  智能感知与决策引擎:自主研发了一套具备动态分辨率的通用视觉任务模型和多模态任务决策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端侧机器人导航的 5 厘米级分辨率以及操作的毫米级分辨率。同时,该系统支持基于多模态模型的高层级任务规划和决策,提高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高精度运控技术:自主研发了基于仿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高精度机器人运控模型,实现了毫米级的精度控制,确保机器人在执行精细操作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明显提升了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和可靠性。

  动态的实时闭环控制:优化了感知、决策和实时控制的全链路闭环控制管理系统,确保机器人操作的高度适应性和响应速度,使其能够在动态环境中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模块化智能系统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集成和扩展,能够灵活适应不一样工业应用场景的需求。该架构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还简化了新功能的开发和部署流程。

  自学习与自优化能力:搭载 Xiaoyu Brain 机器人具备自学习和自优化能力,可以通过不间断地积累操作经验,自动优化自身性能,提升任务执行效率。这一特性使得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中持续改进,保持高效运作。

  这套解决方案的开发,标志着小雨智造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接下来,自然是落地应用了。

  今年 7 月,小雨智造与全球焊接巨头松下宣布在工业非标场景智能机器人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大模型技术共同拓展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为客户打造易用、高效的智能焊接机器人产品。

  同时,小雨智造还与某工程机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及多家头部建筑结构企业展开了战略合作。此外,公司正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进行布局,一系列联合运营正在产业链上逐步开展。

  小雨智造方面表示,未来十年,公司将持续深耕制造业,通过 大模型 + 制造 的新科技模式,携手各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一个生态型平台,共同提升行业开发效率,加速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今年将达约 27.6 亿元,到 2029 年达到 750 亿元,具身智能自然成为了各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

  以北京为例,早在 2023 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定位于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同年底,由优必选、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 10 家行业领军企业和事业单位出资联合组建,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今年 10 月 10 日,工业与信息化部与北京市政府在京举行揭牌仪式,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升级为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创新中心的核心成果正是通用机器人母平台 天工 ,自今年 4 月发布以来, 天工 完成了两次迭代,在具身感知、具身交互、具身行为等能力上实现突破,具备了流畅的手眼协调、手眼交互等功能。

  不只亦庄经济开发区,作为国内双创热土,海淀区在这一轮 具身智能机器人 热潮中,已然凭借中关村科学城,汇集了 1.23 万人工智能学者、1300 余家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据统计,目前海淀区已集聚 160 余家具身智能创新企业,其中人形机器人企业近 20 家,形成了以 大脑、小脑、本体 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条。

  针对具身智能产业,海淀正前瞻布局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具身智能研究院、创新平台和机器人共享加工中心,强化产业支撑;积极打造标杆应用场景,以AI全景赋能行动计划为引领,围绕商业、医疗、工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具身智能应用示范工程;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设立 100 亿元规模科学技术成长基金,构建母基金 + 直投 + 政策性投资的业务布局。

  相较于北京,深圳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高科技企业,吸引大量投资,成为人形机器人融资事件的最多城市之一;同时,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发起设立深圳市AI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旨在支持AI和具身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该基金规模原则上不低于 10 亿元,拟设规模 100 亿元,100% 投资于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产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土企业的华为也已在具身智能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将投入包括具身智能大脑、小脑、工具链等关键根技术,涉及具身智能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以及算力等多个方面。

  就在 12 月初,重庆成为又一座切入 具身智能机器人 赛道的大型城市,吸引了不少关注。

  12 月 4 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的通知。鼓励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和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有关区县以市场化方式共同出资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

  作为传统的 汽车重镇 ,在智能化浪潮下,全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重庆,已接连跑出赛力斯、阿维塔、长安汽车、费迪电池等头部公司。这些头部主机厂和动力电池厂,均有望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落地的重要场景。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示,在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时,重庆就制定了 产业生态闭环 的建设思路。 通过技术攻关、开源发展、开放场景三位一体的方式,构建技术闭环、数据闭环和商业闭环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推动产业快速生成和迭代发展。

  在重庆《措施》中,就提出精准开放应用场景,即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为突破,通过 揭榜挂帅 方式分期分批引导相关单位开展应用场景开放试点,快速打造基于 端到端 的训练等。

  巧了不是,小雨智造接连获小米、北京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基金的投资,与重庆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路径,存在诸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

  未来,专攻 通用大脑 的小雨智造,与主攻人形机器人本体的 Cyberone,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比如说提高小米汽车工厂的生产效率等,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